当前位置:主页 > 天堂II页游 > 追忆琵琶艺术的爬坡人(2)

追忆琵琶艺术的爬坡人(2)

时间:2020-06-27

追忆琵琶艺术的爬坡人 copyright dedecms

织梦好,好织梦

音乐会上,当演奏完七分钟的《十面埋伏》,刘德海下台后急喘着气脱口而出说“现在的心跳太快了,弹琵琶太累了”。我们从这首乐曲演奏的前两段——列营和擂鼓可窥刘德海爬坡六十年的足迹。
2013年10月15日刘德海和他的众弟子在崇明“刘德海从艺六十周年”琵琶音乐会上的演奏《十面埋伏》

追忆琵琶艺术的爬坡人 dedecms.com

本文来自织梦

伴随刘德海大师40年来年的”蛟龙”琵琶,现存于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
2013年10月16日举行的刘德海琵琶艺术研讨会就是由顾冠仁主持的。作为从上海走向世界的琵琶大师,晚年的刘德海为了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,提出了“回归江南文化摇篮”的理念,由此掀起了挖掘、整理、传承、传播民间民族音乐的热潮。

追忆琵琶艺术的爬坡人 dedecms.com

织梦内容管理系统

顾冠仁表示:“这场研讨会吸引了全国各地近80位民族音乐理论家、演奏家、教育家。其中,民族音乐理论家乔建中先生做了一篇主题发言,对刘老师的琵琶艺术、创作理念、创作的哲理性思想都做了非常好的总结和介绍。”
“在研讨会上,刘老师也讲了很多。他的作品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。谁都想不到琵琶能够这样弹。他的一些代表作,例如《天鹅》,左手上的拍弦以及摇指等技术都被他用绝了,就是像天鹅的翅膀在扇动。”
“他所有的创作都是从音乐形象、内涵出发,创造了好多想不到的技艺。他的另外一些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《老童》、《昭陵六骏》等,都是学习琵琶的必练曲目,把琵琶的表现力用到极致。”

追忆琵琶艺术的爬坡人 内容来自dedecms

织梦内容管理系统

2017年端午节前夕,中央民族乐团邀请顾冠仁举办了“顾冠仁新江南丝竹”作品音乐会暨研讨会,刘德海也亲临现场
“刘老师不但是我们艺术上的榜样,也是我的一个兄长。民族音乐需要发展,需要创新,刘老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。他这种发展民族音乐的理念将会永远指引我们,刘老师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里。”


原标题:《追忆琵琶艺术的爬坡人 | 朋友眼中的刘德海大师》

内容来自dedecms

  • 共2页: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下一页
  • 上一篇:美联储研究:日本收益率网页版天堂2曲线控制不算成功 不过有一个好处! 下一篇:股价暴涨318% 万泰生物再度提示风险